建安二十四年冬,蜀軍快馬傳來噩耗——關羽敗走麥城,身首異處。消息傳至許都,曹操撫案長嘆,既感宿敵已去,又念英雄相惜,遂下令三軍緘默,不得驚擾關公亡靈。而此時,一位懸壺濟世的蒼生大醫(yī),卻因此事被卷入命運的漩渦。
華佗手提藥囊立于軍帳之外,聽聞禁令暗自搖頭。他剛研得麻沸散新方,本欲獻給曹操治療頭風,卻見帳前士卒皆垂首默立,連咳嗽都壓在喉間。這位行走江湖四十載的醫(yī)者,曾為販夫走卒刮骨療毒,也曾替垂死產婦剖腹取子,在他眼中,生命從無貴賤之分。此刻他望著北方——那是關羽殞身的方向,不禁想起當年為云長刮骨時,那漢子談笑自若的英姿。
『將軍可知,醫(yī)者有三不治?』華佗突然對守帳校尉開口,聲音驚起寒鴉數只。校尉慌忙擺手制止,老醫(yī)師卻朗聲道:『驕恣不論于理者不治,輕身重財者不治,信巫不信醫(yī)者不治——卻從未有忠魂義魄不治!』說罷從藥囊取出青囊經,當中飄落幾片干枯的艾草,恰似落鳳坡的殘羽。
曹操在帳內聽見爭執(zhí),頭痛欲裂。他想起華佗月前所言『需劈開頭顱,取出風涎』,又想起關羽當年白馬坡前放他生路的舊恩。權謀與道義在胸中翻涌,最終化作對主簿的密令:『華元化醫(yī)術通神,然知吾太多隱秘...』話未說盡,案上鎮(zhèn)紙已壓住了一卷《青囊書》殘頁。
當夜星垂平野,華佗在囚室中以指蘸水,在墻上勾畫人體經絡。獄卒見他將三錢甘草、兩片生姜擺成北斗之形,忽聞老醫(yī)輕笑:『關云長箭頭之毒未清,曹孟德頭風之疾未愈,老朽卻要先赴黃泉。』言畢將最后七根銀針插入草席,恰對應北斗七星。
多年后,有游醫(yī)在鄴城廢墟拾得半卷醫(yī)書,當中夾著幅絹畫:一紅面將軍挽弓射雁,旁有老者搗藥,題字『蒼生大醫(yī)』。而許都舊宮深處,曹操臨終前忽坐起疾呼:『快請華先生!』侍從皆茫然——那位能救性命的醫(yī)者,早變成他們親手埋入歷史的,一具枯骨。